黑白直播官网-杨瀚森体校教练回忆往昔,好胜少年泪洒赛场,铸就今日篮球之星
在青岛男篮训练基地的看台上,一位中年教练望着场上那个身高超过2米15的年轻中锋,眼神中满是欣慰,那是他曾经一手带大的孩子——杨瀚森,如今已成为中国篮球界备受瞩目的新星,而在这位体校教练的记忆里,如今的篮下巨人与当年那个好胜心极强、输了比赛会默默流泪的小男孩,仿佛还是同一个人。
“瀚森小时候啊,就是那种特别要强的孩子。”教练在一次训练间隙的访谈中打开了话匣子,“他从来不服输,哪怕是一场队内的训练赛,如果自己没打好或者球队输了,他都会憋着气,有时候甚至会偷偷抹眼泪。”这段回忆让教练嘴角泛起笑意,却也带着几分感慨,他说,杨瀚森从8岁开始接触篮球,最初只是因为身高突出被选入体校,但很快,他的好胜心就成了推动他不断进步的核心动力。
“记得他10岁那年参加市里的少儿篮球赛,决赛中他们队以两分之差输了,比赛结束后,其他孩子要么忙着喝饮料,要么围着家长要零食,只有瀚森一个人蹲在场地角落,把头埋在胳膊里,肩膀一抽一抽的,我走过去拍拍他,他抬起头,脸上全是泪痕,但眼神里却烧着一团火,他说:‘教练,我们明年一定要赢回来。’”教练顿了顿,“那时候我就知道,这孩子不一样。”
这种“不一样”并非仅仅体现在胜负心上,教练提到,杨瀚森从小就对技术细节有着超乎常人的执着。“比如练脚步,别的孩子可能练半小时就嫌累,他会一声不吭地练到天黑,如果某个动作没做好,他会反复纠结,甚至跟自己生气,有时候急得哭了,一边擦眼泪一边继续练。”这种近乎偏执的自我要求,逐渐塑造了杨瀚森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篮下技术。
好胜心是一把双刃剑,教练坦言,杨瀚少年时期的情绪管理曾是一大挑战。“输球后流泪其实不是问题,问题是他有时会把责任全揽到自己身上,陷入自责难以走出来。”他回忆,有一次重要比赛,杨瀚森在关键时刻失误导致球队失利,赛后他整整一天不愿说话,只是反复看比赛录像,眼泪无声地掉。“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教他如何面对失败——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,胜负是团队的事,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到什么。”
这种心理层面的磨砺,逐渐让杨瀚森学会了将好胜心转化为持续进步的动力,教练记得,从14岁开始,杨瀚森赛后流泪的次数明显减少了,取而代之的是更冷静的技术分析和更刻苦的训练。“他开始懂得,眼泪可以流,但更重要的是流汗。”
18岁的杨瀚森已经崭露头角,不仅在CBA联赛中成为青岛队的核心内线,更入选了中国男篮国家队,他的篮下脚步、传球视野和防守意识备受赞誉,而许多资深教练评价他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:“这孩子眼里有火,有那种非要赢不可的劲头。”
“其实那种‘火’从来就没熄灭过,”体校教练说,“只是现在他更懂得如何控制它,去年看他打U19世界杯,对阵法国队那场他拿下14分15篮板,比赛最后时刻他抢下关键篮板锁定胜局——那一刻他振臂高呼,眼睛里闪着的还是小时候那种光,但不再有泪水了。”
从体校到职业赛场,杨瀚森的成长轨迹印证了一个道理:顶级运动员的塑造不仅需要天赋和训练,更需要那种源自内心深处的争胜欲望,教练认为,正是小时候那种“输不起”的劲头,推动着杨瀚森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。“现在看他比赛,偶尔还能捕捉到一些细微的表情——如果某个回合没处理好,他会抿紧嘴唇,眼神变得特别专注,那其实就是小时候那个好胜男孩的影子。”
随着杨瀚森逐渐走向更大的舞台,他的故事也在影响着更多年轻球员,在他曾经训练的体校,教练们常常以他为例子激励小队员:“杨瀚森小时候输了球也会哭,但他哭完之后是更努力地训练,眼泪可以流,但绝不能白流。”
展望未来,教练相信杨瀚森的篮球之路还有无限可能。“他还在成长,技术、身体和经验都在提升,但最可贵的是,他内心那团火一直在燃烧。”他说,国际篮球现在更强调全面技术和大局观,这正是杨瀚森的特点和优势。“我相信他不会满足于现状,他的好胜心会驱动他走向更高的高度。”
夕阳西下,训练场的灯光亮起,场上的杨瀚森刚刚完成一组篮下脚步训练,汗水浸透了运动衫,他与队友击掌交流,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,那个输了比赛会默默流泪的小男孩,已经成长为能够在职业赛场上独当一面的运动员,唯一不变的是眼中那份对胜利的渴望。
或许,正是这种深刻在骨子里的好胜心,让杨瀚森从众多年轻球员中脱颖而出,那些曾经洒在赛场上的眼泪,没有成为软弱的标志,反而化为了成长路上最珍贵的养料,浇灌出一朵正在绽放的篮球之花,在中国篮球等待新一代领军人物出现的今天,杨瀚森的故事似乎正在写下充满希望的序章。
留言0